{{ 'fb_in_app_browser_popup.desc' | translate }} {{ 'fb_in_app_browser_popup.copy_link' | translate }}

{{ 'in_app_browser_popup.desc' | translate }}

會員註冊享$200購物金、全館滿$599免運| 立即註冊 →

配方師有話說

與你分享,我們所關心的

成分詳解 | 永續話題 | 保養知識 | 媒體採訪 | 企劃專題

 

一個褐色頭髮的外國女性,右手拿著卸妝水,左手將卸妝棉輕點在左頰上
2024-07-02
卸妝油、卸妝乳、卸妝水,怎麼挑?

市售卸妝產品千百種,依質地由濃厚至清爽可分為:卸妝油、卸妝膏、卸妝乳、卸妝膠、卸妝水、洗卸慕斯。 面對這麼多產品類型,大家或多或少都有疑惑過到底要怎麼選? 為什麼皮膚科醫生不推薦油痘肌使用卸妝油?為什麼卸妝水卸妝力這麼普通還是一堆人在用?  Well….配方師一步一步分享,但有個重點想請大家畫起來: 不管種卸妝產品,保養程序前盡量還是要洗個臉,把卸妝產品界面活性劑、油脂成分洗淨,才能真正減少肌膚負擔。  即便產品說了免沖洗,保養前最好還是再清潔過比較保險。先安全,才能有效保養! 前言  卸妝產品依質地由濃厚至清爽可分為:卸妝油、卸妝膏、卸妝乳、卸妝膠、卸妝水、洗卸合一。無論哪一種卸妝產品, 配方的設計上差異在「油」與「介面活性劑」的比例。現在原物料科技進步許多,跟資深姊姊們的年代比起來,很多產品的膚感、質地和印象都不一樣了。例如,現在的卸妝油、膏其實更容易乳化、卸妝水也能卸除更濃的妝 (安提歐的卸妝水就是!)。不過市售配方百百種,品牌上千種,這時候一些選品的大原則,還是滿有參考價值的:妝濃、防水性高的 → 選偏油性質地日常淡妝、空氣髒汙 → 選偏水性質地 好奇的孩子可能會問,為什麼是這樣呢?  讓我們從理化小常識開始複習起。卸除原理—油、水不相容  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,彩妝品、防曬的成分多半都含有”油脂"?  這是因為皮膚的最最最最外層,有一層皮脂膜覆蓋,避免水分的蒸散。皮脂膜主要的結構是「油脂」,以前老師有教過,油和水不相容,如果要將底妝或是眼妝的顏色牢牢貼在皮膚上,需要什麼呢?  冰崩~~答對了,就是「油份」。  既然彩妝是透過「油」為媒介,卸妝效率最好的「油」類占比比較高,也就不難理解了吧!  那,為什麼還需要界面活性劑呢? 什麼是界面活性劑?界面活性劑又被稱做乳化劑、表面活性劑,名字聽起來很化學、很可惡對嗎? 但其實雞蛋、煮麵水也是界面活性劑。雞蛋能把橄欖油與含有醋的水分乳化,混合做成滑順的美乃滋。雞蛋,是介面活性劑。Youtube上教人煮義大利麵的影片,多半會在最後拌炒的階段告訴你加點煮麵水讓醬汁乳化,是為了讓麵體和醬汁更好結合。煮麵水,也是介面活性劑。只要這個物質同時有「親水端」與「親油端」的結構,就是屬於界面活性劑。  無論在哪種卸妝產品裡面,或多或少都有一定比例添加界面活性劑,讓溶在油裡面的彩妝、老廢角質、髒污,可以輕鬆地被水沖淨。 這也是為什麼卸妝油在沖洗的時候,顏色會從透明轉為乳白色;而卸妝水沒有油份,只靠界面活性劑,還具有一定的卸妝能力。  界面活性劑(或是乳化劑)的類型有許多種,功能特性上也有差別,有的擅長清潔、有的能夠穩定配方。萬物皆化學,千萬別因為看到"化學界面活性劑"而帶入負面印象。 卸妝產品比較  繼續回到卸妝產品,既然是依照界面活性劑和油份的比例調配,每一種卸妝產品都有他的特性。  為了能夠更直覺、安全的使用,配方師依照一般使用者的反饋以及不同膚質偏好分類,並按照一般市售卸淨力、妝容類型及優缺點歸納分類: 卸妝油、膏— 濃妝好朋友 卸粧油配方主體是油,配方裡通常是一滴水都不會有,加上一些界面活型劑,幫助乳化、清潔。而卸妝膏配方內的油,則是用液態油脂與固體的脂或是蠟,以不同比例混合。 在使用程序上,按取或是挖出適量塗抹在臉上,利用指腹按摩,將彩妝與油脂完全融合,再以清水仔細與臉上的油混和乳化,就能順利帶走彩妝。  值得一提的是,有些卸妝油會提到能溶解黑頭粉刺,黑頭粉刺是油脂氧化後的型態,開放性的粉刺也是"油”,以油帶油的邏輯來看,的確是能將毛孔裡面老廢油脂帶走。  只是使用卸妝油要特別注意後續的清潔程序,光使用水是無法完全把臉上的油沖洗乾淨,務必接續洗臉的步驟,才能去除多餘皮脂、完成臉部的卸妝與清潔,減少粉刺、痘痘生成風險。 對於油性肌膚而言,油脂卡在毛孔上,只要一個沒仔細,就很容易爆痘、長粉刺,因此多半皮膚科醫師,會建議痘痘肌避開使用卸妝油,改以卸妝乳、或是卸妝凝膠等較易清潔的卸妝品項。 卸淨力:5 / 5  膚質偏好:乾性肌膚  優點:能卸除防水型彩妝,包含睫毛膏、唇膏。防水型彩妝與肌膚親和性好,通常使用卸粧油才能順利將彩妝快速溶出。  缺點:較為厚重,需注意後續清潔;清潔不當,殘留油脂容易造成粉刺、痘痘問題。 卸妝乳、霜 — 日常妝好朋友 卸妝乳可以算是改良的卸粧油,增加水的比重、也同時降低油的使用。要能讓油水結合,又要容易清潔,就必須要有界面活性劑啦! 卸妝乳在清潔成分的界面活性劑選擇上,就比卸粧油更多元。  既然增加了水的比重,可想而知卸妝乳使用上,就比卸妝油、卸妝膏來的清爽。但別因為這樣掉以輕心,卸完臉後就不洗臉!卸妝乳的配方內,還是有一定比重的油脂,沒有好好清潔的話,粉刺、痘痘還是會趁隙而入。  也因為增加了水的比重,卸妝乳在卸淨效率上就弱了一些。眼、唇部彩妝,若是強調「超防水」、「不沾染」這種,就需要使用眼唇專用卸妝品,千萬不要用卸妝乳硬搓,造成皮膚傷害。(這樣會容易長細紋der,千萬不要!!!)。 卸妝力:4 / 5  適用膚質:中性肌膚至中偏乾、中偏油肌膚  優點:卸妝力適中,使用方便,不需加水乳化即可沖淨  缺點:濃妝以及防水型眼唇妝,需要另外卸除 卸妝凝膠— 沒接睫毛的油肌好朋友 卸妝凝膠(或是卸妝凝露)裡面,油的成分就更低了,甚至有無油配方。這類產品最初是設計對油脂成分敏感的肌膚類型使用。卸妝凝膠的清潔主力來自於界面活性劑,卸妝力中等偏弱,有卸妝水的清爽,也不需搭配化妝棉使用,直接用手塗抹於臉上即可溶解彩妝。  針對眼、唇部等重點彩妝部位,卸妝凝膠可是一點辦法都沒有。一來、凝膠在使用上需要足夠用量,才好推展,一不小心就會拉扯到皮膚(長細紋nono);二來,眼周用凝膠卸妝,睫毛容易沾到不好清。 若沒有嫁接睫毛照護需求,只有卸除日常防曬、淡妝的需求,其實卸妝凝膠很適合作為油性肌膚的選擇之一,降低因油份致痘、粉刺的風險。 卸妝力:2.5 / 5  適用膚質:中偏油性肌膚、油性肌  優點:清爽,不需使用化妝棉  缺點:卸妝力弱,用量較大 卸妝水 — 清爽卸妝、接睫毛人首選 卸妝水最一開始的配方主體是水+界面活性劑。卸妝水使用上一定要搭配棉片沾附。棉片本身在擦拭過程,也可順勢帶走彩妝脫離肌膚,所以其實界面活性劑的用量不用太多,就可以達到一定程度的卸淨力。  此外,透過棉片,在卸除的時候可以透過棉片顏色,清楚了解臉上的彩妝是否有被完全清除,當化妝棉上沒有任何色彩,就是卸妝完成啦!  無油份的卸妝水使用起來觸感清爽,除了受到油性肌膚的使用者喜愛,對於有接睫毛的人來說,更是必備的眼部卸妝產品。因為油類成分會使固定假睫毛的黏膠溶解,導致睫毛脫落。卸妝水內添加的界面活性劑多半溫和,不會讓接睫毛的膠失去效果,讓接睫毛可以隨著睫毛的生長期正常代謝。卸粧水使用後雖不像卸粧油、卸粧乳需要立即洗臉清潔,不過不管是界面活性劑或是少量的油脂,即便是微量的殘留在臉上,都會對皮膚有壓力,配方師良心建議在夜間保養前以溫和洗面乳清洗掉比較安全。  皮膚保養基礎建立在健康的角質層,正確與適度的清潔是所有保養程序最重要的第一步。 卸妝力:2-3.5 / 5  適用膚質:中偏油肌膚、油性肌膚  優點:卸妝力適中,使用方便,不需加水乳化即可沖淨  缺點:濃妝以及防水型眼唇妝,需要另外卸除結尾  台灣彩妝風格主流以韓系流行為主,嫁接睫毛的風行,使卸粧油與卸粧乳的市場逐漸萎縮,卸粧水則是受消費者的大力擁抱,持續成長。各品牌也持續推出的添加各式附屬功能的卸粧水,吸引更多不同面向的消費者,是各種膚質都可以納入考慮的友善選擇。  aenti-O.的1:1極淨保濕精華卸妝水,以清潔成分與保濕成分1:1的絕佳比例為基礎,另外加入親水性極高的微分子植物油,讓卸妝水也有油的卸淨力、保濕精華的防禦力。純淨保養,就從極淨卸妝開始吧! 

閱讀內文
2024-04-25
補骨脂酚是什麼? 抗老界的新星,被視為A醇保養替代方案

早C晚A是近期很多人討論的美白+抗皺保養公式,顧名思義就是早上使用維他命C保養品、晚上使用A醇保養品;而A醇之所以會擺在晚上使用,是因為維他命A衍生物較易對光產生敏感性、較具刺激性,也是很多人對早C晚A卻步的一個原因。於是,被視為A醇的替代物「補骨脂酚」,開始逐漸被用於各種抗老保養品中。  補骨脂酚到底是什麼?和A醇的差異性到底在哪?為什麼能夠取代A醇? 補骨脂酚的由來  補骨脂酚首次被發現是在一種學名為Psoralea corylifolia的豆科植物「補骨脂」,由於在印度傳統醫療阿育吠陀中治療多種疾病,因此他有個梵文的名字,叫做Bakuchi。科學家們想深入了解這草藥到底有何過人之處,經過萃取、分析,才在1966年正式公布隱身在補骨脂裡的神奇成分-補骨脂酚Bakuchiol。當世人知曉了補骨脂酚的真面目,開始進行各式各樣的研究,在上個世紀就已經證實補骨脂酚具有抗氧化力、抗紅腫、抗病毒活性的能力,直到21世紀初應用在保養品上,人們發現補骨脂酚具有『可促進膠原蛋白生成維持肌膚活力及完整性,減少細紋和皺紋。』的優秀能力。補骨脂酚帶給肌膚的效果太類似A醇,而A醇的刺激性眾所皆知,人們開始往天然植物尋找溫和的替代成份,因此補骨脂酚又有「植物性類A醇」的美名  事實上,根據植物類別梵文紀載可發現,補骨脂酚早已被大量運用在印度及中國藥材中,近期相關研究不斷增加,證實它的「抗老」、「撫紋」表現優秀,已被歐美界各大保養品牌加入抗老保養品中。 補骨脂酚的特色及功效   1.抗衰老:  人之所以會隨著年紀增長而老化,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因為膠原蛋白合成速度變慢,而補骨脂酚有助於提升膠原蛋白的合成,使肌膚有豐潤感,科學研究也證明其提升澎潤效果更勝A醇。  2.控油、減少粉刺:  補骨脂酚具調解皮脂分泌以達到油水平衡功用,並能抑制皮膚表面的痘痘原兇「丙酸痤瘡桿菌」生成,進而降低粉刺及痘痘生成,在油性肌膚的控油抗痘上表現相當亮眼。  3.改善發炎及痘印黯沉:  具有很好的抗發炎效果,可抑制皮膚表面的細菌/真菌生長,對於平滑肌膚也有優異表現,長期使用可以讓肌膚變得健康有光澤。長痘發炎所造成的黯沉,也可透過抑制黑色素生成的酪氨酸酶機制下減少增生。 補骨脂酚 v.s A醇  不可否認,A醇的確是抗老界的佼佼者,相較補骨脂酚這樣後來居上的新星,兩者之間各有優劣。  A醇的優點是效果顯現的時間較快,且在抗皺、控油及梭毛孔等功效上都表現優異,但也因為刺激性較強,並不適合所有膚質使用,且對光容易產生敏感,故只建議晚上使用,需要建立較長的耐受度。  而補骨脂酚比較偏「穩中求勝」,研究證實其抗氧力高於維生速E,且撫紋抗老功效更勝A醇,對於肌膚刺激性也較低,相對A醇來得溫和許多,白天也能安心使用不懼光敏,是敏感肌人的好選擇,唯一的缺點就是成本價格上較A醇高一些。 結尾  已有越來越多國內外品牌推出含補骨脂酚的抗老產品,大眾對於這個成分的認識度也越來越高,建議在選購時,要挑選濃度有清楚標示的。如未曾嘗試過A醇類型保養的人,可以從濃度較低的補骨脂酚產品開始選用,降低肌膚受到的刺激性唷!  aenti-O.的antioxidants系列中的〈動態能量賦活精華〉,以補骨脂分含量為1%為基底靈魂,搭配多重維生素活性成分組成,以安全又有效的配方喚醒肌膚能量,獻給想嘗試早C晚A但害怕敏感刺激等副作用的朋友們溫和的抗老選擇。 參考來源  Chaudhuri, R.K.; Bojanowski, K. Bakuchiol: A retinol-like functional compound revealed by gene expression profiling and clinically proven to have anti-aging effects.Int. J. Cosmet. Sci. 2014,36, 221–230.British Journal of Dermatology, February 2019, pages 289-296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smetic Science, June 2014, pages 221-230Clinical, Cosmetic, and Investigational Dermatology, July 2010, pages 1,504-1,506 

閱讀內文
安提歐的抗氧化系列旅行組、包含B3乳液、角質軟化機能水、動態抗氧精華,左邊有小毛巾、背景為白色浴室,左上角有aenti-O(安提歐)的logo
2024-02-26
春季換季保養指南:肌膚乾燥說再見,春天保養五大祕訣

 冬末初春來臨,肌膚抵抗力產生變化  過年假期結束後,冬天的寒意將逐漸遠離,季節交替通常是肌膚面臨挑戰的時刻。  冬春交替時期,雖然冷風刮臉的機會降低,但早晚溫差加劇使肌膚狀態不穩,且經過冬季摧殘的肌膚本就缺水敏感、乾燥黯淡,此時更需要細心呵護,調整保養的小細節,讓肌膚準備好迎接百花齊放的春天。 春天可能造成肌膚敏感的原因   氣溫波動: 春天氣候變化波動較大,由寒冷轉為溫暖。這種急遽的氣溫波動可能使肌膚難以適應,導致敏感反應。花粉過敏: 春季是許多植物開花的季節,花粉濃度上升可能觸發花粉過敏,導致肌膚敏感。空氣乾燥: 隨著冬季轉為春季,空氣中的濕度可能下降,造成肌膚乾燥,增加敏感風險。紫外線增加: 春季陽光較為強烈,紫外線增加可能引起肌膚曬傷,尤其對於未做好防曬的人。季節變換對保養的影響: 隨著季節變換,使用的保養品可能需要調整,挑選成分較溫和降低引起肌膚敏感的變因。空氣中的污染物: 台灣冬春季,強力的東北季風可能伴隨著一些空氣中的污染物,這些空汙對肌膚可能具有刺激性,導致敏感。生活習慣的改變:季節變化易造成飲食習慣上的感變,這也可能對肌膚產生一定的影響,尤其是對於對某些食物或環境變化較敏感的人。 把握五大原則,輕鬆面對季節轉換   一、溫和清潔 春季肌膚新陳代謝加速,油脂汗腺分泌也較冬季多,此時皮膚抵抗力較弱,如遇空氣中花粉、空汙微生物等致敏因素,可能造成毛孔賭塞。 建議外出返家後,皆需要溫和清潔肌膚避免角質過度堆積,但要注意避免過度清潔,造成脆弱肌膚二度傷害,還可能伴隨代償性出油現象產生  二、加強補水 氣溫逐漸回暖加速肌膚水分流失,缺水及油水失衡可能造成乾燥脫皮、敏感泛紅、毛孔汙大等問題。建議挑選能夠真正補水的化妝水、爽膚水等,在清潔後立即補水,維持肌膚狀況的穩定。  三、清爽保濕 丟掉厚重的面霜乳液吧!!春季也是皮脂腺逐漸甦醒的季節,不適合再使用冬季乾冷的保養品,應該挑選保濕度佳、舒緩敏感、成分單純的精華及乳液,避免在肌膚躁動下增添負擔。  四、分區保養 肌膚狀態會由於天氣因素、年紀體質改變而有不同狀態,請先確認自己現階段的膚質,並做分區保養。如易出油的T字:鼻子、額頭、下巴等部位,可使用清爽型的產品;雙頰等較容易乾燥部位則加強保濕,維持肌膚油水平衡。  五、重視防曬 春季天氣趨向暖和,,人們走出戶外踏春旅遊機會增加,雖然天氣舒適宜人,不表示紫外線強度不高,只要在室外活動,一定要做好防曬,紫外線對皮膚的傷害最普遍的就是色素的沉澱,除了皮膚變黑之外,也是黑斑、雀斑等斑點惡化的原因。除了基本的塗抹防曬品,也要避免在正中午前後曝曬於太陽下,如真的難以避免強烈日曬活動,也要記得回家後做好曬後護理,避免肌膚底層黑色素細胞受到刺激,造成「光老化」。 結尾  其實換季保養並不可怕、也並不負擔。只要找對方法安撫躁動的肌膚,依據天氣變化即膚質狀況適時更換保養品,將保養程序調整到適合自己的步調即可。 而日常生活方面,應有充足的睡眠、適時補充流失的水分、攝取抗氧化力高的新鮮蔬果,是人人皆可做到,經濟又實惠又有效肌膚保養方式。  我們的肌膚及心情不該受到「春天後母面」的影響,應保持良好愉悅心情,迎接萬物萌芽的春分時節。 

閱讀內文
2024-02-07
B5修復乳開發小故事

為什麼想做「B5神經醯胺修復乳」? 這是一個赤裸的告白:「B5神經醯胺修復乳的開發初衷,是為了要減緩高活性成分可能引起的不適。」 雖然動態精華在上市前,經過了好幾關內外部測試,甚至通過SGS以及德國敏感膚測的雙重認證,偶爾(真的很偶爾)我們還是會收到客人反應泛紅不適的情形。🫠 這是因為即使再溫和有效的抗老,也有可能因為內外在壓力、環境因素(風、溫濕度變化)導致膚況不穩定。肌膚的敏感、紅、熱、燙,就是一個警示訊號。激進派別保養專家,可能會提倡這是肌膚正在積極代謝、好轉的現象;aenti-o 安提歐更傾向安全且確實有效的路徑,因為泛紅、脫屑、搔癢等這些現象同時也代表肌膚正在釋放發炎因子,提示屏障受損的訊號。 屏障一旦受傷,若沒妥善照顧,反而容易陷入惡性循環;擁有健康屏障,才能有效阻隔紫外線以及可能的老化威脅。aenti-o. 相信:表皮健康,才能有效抗老。 有效保養,首要修復表皮皮膚可分成三層:表皮層、真皮層以及皮下組織,將表皮層更細緻的分類,由外到內可再分層5層:角質層、透明層、顆粒層、棘狀層、基底層(參考下圖)。然而,保養品實際上大多只能作用在於10-30mm的角質層;而只有少數分子小的成分才能穿越重重阻礙發揮作用。角質層正是由死去的角質細胞組成,透過細胞間脂質支撐穩固。角質細胞排列越整齊緻密,角質層越健康,連帶的 屏障功能越是完整,越能幫助保護皮膚免受外部環境的侵害,同時避免皮表內的水分蒸散。肌膚屏障健康,保濕、抗老才有實質上的意義。 配方概念 - 仿膚結構設計、層層修復依據我們在臨床慢性傷口上對肌膚的構造及了解,健康的肌膚系統受傷後,其實什麼事都不做,在幾個肌膚循環週期後也能自我修復。幸好,這時代的生物科技已經足夠純熟幫助縮短肌膚的不適過程,能提升生活品質,何苦受罪。 挑選產品時,一昧的補水、或是純油,要是膚性不對,都有可能適得其反。要讓肌膚短時間感覺舒適,油水比例越接近原生、仿膚質結構的配方,皮膚能越快速適應。 屏障保養的要點在恢復角質的緊密排列,而排列的關鍵在於細胞間質。最常看見皮膚科醫師以磚塊與水泥做為比喻,細胞間質就像水泥般將凋零的角質細胞黏合,而細胞間質是由神經醯胺、脂肪酸、膽固醇、磷脂質等組合的脂質雙層結構。因此在配方的選擇上,我們盡可能挑選貼近皮膚結構的成分,並依照不同的功能設計配方。 保濕成分分類經過各品牌猛烈地宣導,大家對於保濕的印象,最強烈的印象莫過於玻尿酸。玻尿酸的功能,主要在於水聚合的作用,更白話的說就是吸水;因此只擦玻尿酸保濕精華,在環境濕度較低(例如冬季),時常感覺保濕不夠力,因為少了鎖水的環節。 一個完整的保濕配方設計,要能涵蓋以下四種面向:濕潤劑(Emollients)、封阻劑(Humectants)、潤膚劑(Occlusives)、蛋白(Protein rejuvenators)功能分別如下:在配方開發設計時,成分的選擇必須兼具上述各類功能。大家不妨思考,目前的手邊的產品是否包含上述功能。 保濕成分中,最困難的選擇是潤膚劑(Occlusives)。 我們嘗試了非常多種的組合與比例潤膚劑,最終選用皮脂成份之一的三酸甘油酯,搭配活性油脂山茶花油以及極具絲滑膚觸的蠶絲油(異壬酸異壬酯),滿足肌膚所需並創造優良使用感。 油與水的媒人 - 乳化劑將油與水有效的混合,需要乳化劑。近年來「肌斷食」、「無乳液」的提倡,乳化劑承擔不少負面標籤。其實,乳化劑本身對保養沒有效果,但配方需要經由乳化劑穩定油性及水性成份,產品體系均勻穩定,才能讓活性成份最大化發揮作用,而天然來源乳化劑對肌膚是最溫和安全的選擇,構成卵磷脂的極性脂質(磷脂和糖脂)與形成我們細胞膜的脂質相似,與皮膚有極佳親和力,且有良好的潤膚效果。在這樣的思維下,產品選用來自天然的橄欖油乳化劑,創造出模仿細胞間脂質排列的仿生液晶結構,能將這些活性成份與屏障修護成份有效率地進入肌膚深層,吸收效果更佳,清爽不油膩。 結尾醫美產品最為廣泛使用的表皮修復的三大科學元素:(B5+ 神經醯胺) x B3,維他命原B5幫助攜帶大量水分,安撫泛紅情形,再補充神經醯胺,填補角質層排列縫隙穩固屏障,最後透過足量的菸鹼醯胺,避免色素沉澱同時發揮溝通的角色,加速復原。B5神經醯胺屏障修復乳是我們想提案給大家一個更安全、科學、純淨卻有效的選擇。 

閱讀內文

Let's connect on Instagram!!